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,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,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,一级无码爱爱片免费

創維汽車今年目標4萬輛 黃宏生談造車敬畏之心

2023-04-10 07:14 來源:中國經濟網 姜智文
查看余下全文

創維汽車今年目標4萬輛 黃宏生談造車敬畏之心

2023年04月10日 07:14   來源:中國經濟網 姜智文   

  “今年創維汽車的銷量目標,是在國內和國外市場挑戰4萬輛。”黃宏生表示,一方面借鑒家電的成功經驗,創維汽車對未來全球化非常有信心;另一方面,創維汽車正著手用國產化芯片和自研操作系統,芯片問題將得到緩和,且成本頗具競爭力。

  “每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,因此需要聚焦某一件事,而不是向全球‘開戰’,做企業一定要有敬畏之心。”黃宏生表示,“目前,創維電視和開沃商用車已經很穩定了,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磨創維汽車上。”

  “這兩天參加一年一度的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,見不到一些行業的戰友,因為有的倒下了,包括之前的部分‘成功’人士。做企業的人,往往就要做好最壞的準備:下一個倒下的是不是我……”創維集團、創維汽車創始人黃宏生發出這樣的感慨。

創維集團、創維汽車創始人黃宏生

  在日前舉行的“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(2023)”上,黃宏生接受了包括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,就創維汽車發展規劃、近期車企價格戰,以及造車窗口期等熱點話題一一回應。

  今年挑戰4萬輛目標 對全球化充滿信心

 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,2022年是面臨生死的重要節點,包括哪吒汽車和“蔚小理”在內,年銷量均超過10萬輛。反觀創維汽車,銷量僅完成了2萬多輛,未能達成預期目標。“這主要是芯片斷供帶來的不利因素,我們用高10倍的價格都搶不到芯片,因此影響到新車的生產和交付。”黃宏生直言不諱地說。

  “今年創維汽車的銷量目標,是在國內和國外市場挑戰4萬輛。”黃宏生自信地表示,一方面,創維汽車在海外44個國家銷售,并且有家電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鑒,對未來全球化非常有信心;另一方面,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,創維汽車著手用國產化芯片和自研操作系統,現在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,芯片問題將得到緩和,且成本頗具競爭力。

  在黃宏生看來,中國要走向世界,第一個關口就是各國的苛刻標準。他說,“我們花了三年時間,通過了歐盟年銷1500輛以下的小標準;后來不斷提升技術和質量標準,又通過了歐盟沒有銷量上限的大標準。未來全球化充滿不確定性,競爭勢必更加激烈,中國工業要走向世界需提升軟硬件實力,作為企業要充分準備和積極推進。”

  “現在汽車實際上就是帶輪子的家電,屬于消費電子產品屬性,未來發展趨勢一定是通過軟件收費,而硬件不賺錢。”黃宏生說,“有些競爭對手比創維汽車強大得太多,我們也抱有敬畏之心。但在彩電行業打過類似的戰爭之后,我們已經做好準備,也在往這一趨勢大踏步前進。”

  有意思的是,相比其他造車新勢力主打生態,創維汽車更加關注健康。黃宏生表示,創維汽車這么做,是基于尋找差異化。車輛除了加速度、智能化和安全性之外,還要貢獻不一樣的價值。創維汽車的空間大也很寬敞,通過音樂震動促進駕乘者的睡眠健康,令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狀態,這是我們的初心。

  窗口期僅剩2年左右 造車保持敬畏之心

  在黃宏生看來,中國新能源汽車規模保持增長的同時,集中度也會越來越高。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,恐怕只有2年左右的窗口期了。車企要想穩定進入下一個賽道,年銷30萬輛規模是門檻,還必須打造出品牌特色。

  黃宏生舉例說,中國家電業在全球的劇烈競爭中成為主力,競爭過程非常激烈,從當年的300多家,最后只剩下不到十家。相比之下,汽車行業的挑戰更大,這是制造業的最高階段,燒錢比家電大10倍以上。如果家電考驗的是人才,那么汽車就是“人才+燒錢”,沒有充足的資金根本不用想造車。

  事實正是如此,自2014年以來,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出現,高峰時期也曾高達300余家。然而,大浪淘沙,多數品牌半路夭折,強如前途、拜騰汽車等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。即便是如今,曾經的“黑馬”——威馬上市遙遙無期,一度陷入停產風波;FF敗走美國后,首款量產車型姍姍來遲,創始人兼CPUO賈躍亭仍在“為夢想窒息”。

  “每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,因此需要聚焦某一件事,而不是向全球‘開戰’,做企業一定要有敬畏之心。”黃宏生表示,“目前,創維電視和開沃商用車已經很穩定了,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磨創維汽車上。”

  黃宏生說,創維汽車目前尚未開始申報科創板上市,主要是希望企業規模更大、車型更豐富之后再做打算,這樣能更扎實推進。只要企業穩步提升核心競爭力,銷量進一步成長,上市是順勢而為的事情。不止是科創板,創維汽車在包括香港和其他板塊方面都有機會。

  據黃宏生透露,創維汽車將在今年4月發布一款2023款車型,年底還將推出一款2024款車型,進一步豐富產品陣容。(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)

  相關閱讀:

  面臨“升維”挑戰 動力電池亟需解決從有到好瓶頸問題

  車企建言獻策,加快推進汽車產業現代化

  陳黎明:自動駕駛回歸商業本質,城區NOA是短期目標

(責任編輯:張懿)

精彩圖片